我院师生赴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开展“铭记一二九运动 学习焦裕禄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者:宣传部来源:院团委发布时间:2017-12-11浏览次数:567

我院学生干部赴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学习

院团委书记张明明带领师生重温入党誓词

学生会主席吴芝朴带领师生重温入团誓词

我院师生听取讲解员介绍

我院师生瞻仰“焦桐”


为隆重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82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学子深刻领会“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我院于129日上午开展“铭记一二九运动 学习焦裕禄精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梁玉欣、院团委书记张明明、院团委全体教师及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班的80余位学生干部代表赴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学习。

抵达焦裕禄纪念馆后,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梁玉欣、院团委书记张明明带领我院师生瞻仰园内的焦裕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镌刻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四周苍松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庄严肃穆。

随后,党委宣传部部长梁玉欣和团委书记张明明分别在纪念碑下发言。

梁玉欣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广大团学干部要充分利用此次活动机会,深入学习、认真感悟、切身体会焦书记舍己为民的公仆情怀、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朴素廉洁的道德情操,将此次活动的所见、所听、所闻、所感铭记于心,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积极践行。

院团委书记张明明在讲话中指出,八十二年前的今天,我们的青年热血沸腾、振臂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正值青春年华的他们勇敢的肩负起抗日图存、挽救中华于危亡之际的历史使命,历史车轮滚滚划过,五十五年前,焦裕禄调到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治理“三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他的神圣使命。无论是一二九运动中的爱国学子还是无私奉献的焦书记,他们身上都具有爱国爱民、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追寻他们的脚步,继承他们的精神,肩负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接着,我院师生一行来到焦裕禄墓区,沉痛悼念焦裕禄同志,在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梁玉欣的带领下向焦裕禄陵墓三鞠躬并敬献花篮。院团委书记张明明带领全体师生进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院学生会主席吴芝朴带领全体师生进行重温入团誓词活动。

随后,我院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近距离接触焦书记生前89件遗物,逐一解读300多幅照片,亲身感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重温焦裕禄同志伟大的一生。焦书记生前使用过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深深吸引住了同学们的目光,焦书记总结出的“十条工作方法”、“干部十不准”引起了同学们的深思、焦书记生前的感人事迹真正触及了大家的灵魂。鲜活的实物、感人的故事让在场师生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受到了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悟习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解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焦裕禄精神都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院师生表示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找寻自己的不足,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树立师生党员、团学骨干的良好形象,坚定理想信念、坚毅砥砺前行。

从纪念馆走出后,队伍一行来到了焦桐树下,焦桐是兰考人民群众为缅怀焦裕禄同志而命名的,是焦裕禄生前亲手种下的一棵泡桐树,是伟大焦裕禄精神的生动体现。当年他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我院师生纷纷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栽下一棵棵精神的“焦桐”,让它们在中原大地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队伍来到黄河滩东坝头,参观当年焦裕禄同志治理自然灾害的地方。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师生切实体会到焦裕禄同志当年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极端困苦条件,引发同学们深深的思考,并一致认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要时刻学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为自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院师生切实感受到了焦书记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下阶段,院团委将继续开展红色寻访系列活动,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追随总书记的脚步,通过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传统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我院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精神,筑牢精神支柱,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磅礴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