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统战工作  理论园地
理论园地

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

发布日期:2013-07-24查看次数:701

统一战线作为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总战略和总政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统一战线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勇气,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面对21世纪我国社会的新变化和国际形势的新挑战,如何发展统一战线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必要从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的角度加以论述。  

一、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地位与作用

  统一战线从提出到现在,先后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的历史地位,发挥了不尽相同的重要作用。

  (一)国民革命时期。党的二大改变了一大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的规定,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思想和主张,三大正式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在于:首先是有力地支持北伐战争的同时也极大地发展了党自身的力量,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短短的6年时间内,我们党由起初只有50多人,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5.8万名党员、具有相当群众基础的政党。其次为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基本结构,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是建立统一战线的第一要务,这一认识和做法为以后建立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后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党在这一时期将农民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运用到统一战线理论中。制定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路线,从而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牢牢地建立在工农联盟的基础之上,奠定了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

  (三)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我们党积极倡导、努力建立和扩大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阶级阶层的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国共合作,推动国民党抗战。这一时期党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基本形成了统一战线的理论体系。

  (四)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和建立、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在这一时期也不断完善。最为重要的,是以明确的行动纲领凝聚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党根据解放战争发展的进程,适时提出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基本政治纲领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动员口号,从“和平民主团结”到“武装自卫”,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到“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将中国人民团结凝聚成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强大力量。党制定和实施关于农村工作、城市工作、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国民党军队中工作等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组织建立起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提供保障。

  (五)从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在我们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的共同努力下,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在召开。新中国的诞生,国家政权的组建,其中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参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原有的阶级基础不复存在,党从革命历史和建设实际出发继续鼓励民主党派发挥作用。通过党的八大,把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确立下来。新中国建立后,统一战线的任务与职能得到不断拓展。在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问题上,我们党坚持平等相待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宗教团体等,与他们求同存异;在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问题上,采用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式。从50年代后期统一战线事业开始遭受严重挫折,相关理论探索也基本缺位。在“左”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文革”十年动乱中,统一战线实际处于停滞和被取消的状态。

  (六)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后,统一战线与时俱进,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发展。第一,统一战线范围扩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扩大为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将新的社会阶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纳入统一战线范围,体现了统一战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上承前启后的包容性;二是明确统一战线作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联盟,建立以爱国主义和祖国统一为旗帜的海外统一战线,使统战工作在取得重大发展。第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要素细化。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从“八字”到“十六字”不仅是字数的增加,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情怀,表明我们党与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合作的决心和诚意。1989年中共中央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为这一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新世纪把政治协商列为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方面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意义重大。第三,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香港、澳门已实现顺利回归十多年,“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制度条件。

  通过梳理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为贯彻党在不同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党在不同时期的总任务服务。2.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在到自觉、从战略方针到策略原则的过程。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帮助下建立的,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开始,党主动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显示了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直面现实的勇气。3.在“三大法宝”中统一战线是首要法宝。历史证明,统一战线可以保障党自身的发展和所领导的政治力量的大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党的建设,可以有力地支持武装斗争,因此处于首要法宝的地位。4.统一战线是党率领群众克敌制胜的有效组织形式。历次统一战线无不最大限度地涵盖各个方面,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更是包括了两个范围的联盟、34个界别、15个方面的人士,涵盖了人民群众中的大部分,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5.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和优势是靠真理,靠政策的正确性,靠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或战斗堡垒作用,靠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广大人民的拥护来实现的。

  二、新形势对统一战线的新要求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变迁与国际形势都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要求。

 (一)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党在世纪交替之际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深刻转变、由代表特定阶级利益的政党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转变。目前,我们党成为拥有83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成为领导中国建没、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党。这就要求统一战线服务于党历史方位的新变化,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促进党自身的建设、服务党治国理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因此,统战工作要为党协调社会各阶层各界别关系、加强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提供途径和平台。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以自己的纲领、政策、措施和工作,代表和实现最广大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使他们凝聚和团结在党的周围。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在掌握的国家和社会各种资源中,道德资源最为可贵。在长期的统战工作中形成协商的领导方式和民主的工作作风,是党能够赢得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衷心拥护的重要道德资源。如何从统一战线的角度思考增加和扩大党的道德资源,是新形势对统战工作的新要求。

 (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是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特征,即多元主体在法律范围内平等、自由地通过竞争追逐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和基础,因此要求统一战线在关注政治领域的同时必须关注经济领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注意由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对社会带来的利益区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三)和谐社会建设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区别客观上分化成多个社会阶层。新世纪以来社会结构继续分化,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不断出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同时人们的权力意识增强,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愿望增加,畅通利益表达途径和渠道使各个利益集团和谐相处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在于有良好的、及时公正地、有序地化解各种冲突和矛盾的制度机制。这就要求统一战线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扩大多党合作制度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融合度,通过人民政协这一有效的制度载体,更好地表达社会各方利益诉求和政治意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通过合法有序的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消除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四)国际形势的新挑战和祖国和平统一的新要求。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但同时,被炒作的“中国威胁论”抬头,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骤然增大,深陷经济金融危机和战争泥潭的美国对华戒心增强,加紧动用军事、经济、贸易、金融各种手段打压中国。日本及一些西方国家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心有不服,发展中国家则因中国实力增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台湾问题的美国因素不容小觑,祖国和平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统一战线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和平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五)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对统一战线提出新要求。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美国拥有超强的互联网技术能力,如英特尔、微软、谷歌公司分别占据硬件、软件和搜索引擎等技术优势,再结合Twitter、Facebook等互联网社交平台优势,美国已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互联网技术帝国。2011年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的“茉莉花革命”就是借助Twitter等互联网技术传播发起的。我国不仅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网民数量也居世界首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网民已达到4.85亿,与Twitter相似的微博用户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在线的单位人和社会人变成了网络人,这些网络人很多来自新兴社会阶层和群体,他们年轻、学历较高、思想活跃。在互联网时代要求统战工作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同时关注网络世界。

  三、擦亮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

  适应上述新形势新要求,必须下大力气擦亮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

  一方面,对统一战线的地位与作用应有一个新表述:统一战线是新时期党统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是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的重要法宝;是党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中进一步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民心赢得未来的重要法宝。

另一方面,要着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化统一战线的自身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统一战线要围绕中心与大局,说到底,就是为了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今天的统一战线,必须与党共同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借鉴执政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路与做法,特别是执政党从严治的决心与力度,研究并实施统一战线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参政能力、合作能力、协商能力、监督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只有这样,统一战线才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才能无愧为党的“三个重要法宝”。

友情链接

136 | 凤凰网 | 汤米网 | 21商机 | 搜狐 | 百度搜索 | MSN | 腾讯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