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原十大人物事迹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8-01   浏览次数:308
 

吕胜战,男,38 岁,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北苑村人,咨询师,现任安阳市政协委员、滑县政协常委、滑县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发明协会会员。

2001 7 月,吕胜战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发明协会——“滑县发明协会”,宣传普及发明知识,引导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他本人发明有 10 多项,都已经申请了国家专 利。他还积极组织参展,推动发明创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科技人才。

1991 年至 2003 年在滑县三职高先后成立科技小组 35 个,参加学生 4000 多人次, 在他的辅导下,学校共获国际奖 2 项,国家奖 20 项,省级奖 186 项,市级奖 681 项。2004 9 月他编制了 《发明就在你身边》科普读物,图文并茂,学生一看就懂,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吕胜战发明的《铝塑分离器》获得第五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数十项发明获得 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他本人曾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

许群,女,39 岁,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许群 2001 年在德国 Karlsruhe 核研究中心环境技术化学所完成了博士后工作。此时,许群面临下一步的方向选择,是去工作和生活条件更为优越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回国 开创自己的科研事业,许群选择了后者,回到了母校郑州大学。许群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瞄准国际前沿建立起了超临界流体实验室,填补了河南省空白。 回国近 10 年,许群已在国内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近 100 篇,被 SCI 收录论文 60 余篇;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 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等研究任务;此外,还申请了先进材料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 7 项。 2007 年,许群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同年获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2008 年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2009 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9 年获日本化学 会亚洲青年学者奖,2009 年获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

赵仁伟,男,28 岁,渑池县果园乡杜寺村农民。赵仁伟 2002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但随着 2003 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原本健康的他成了一个只有头会动的高位截瘫患者。 面对失去行动自由的 灾难,他并没有沉沦下去,而是在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用嘴咬住筷子在键盘上练习打字、写作,在键盘上继续“弹奏”自己的人生华章。 几年间,他先后在《知音》、《喜剧世界》、《山东青年》、《百姓生活》、《中 国电视报》、《北京晚报》、《广州日报》、《武汉晚报》、《郑州晚报》、《大河报》、《三门峡日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纪实、散文随笔、时事评论、小说等文章 400 多篇, 100 余万字。 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网络,帮助家乡群众联系全国客商,到村里收购辣椒,帮助 村民及时把当地特产——辣椒卖出。躺在病榻上的赵仁伟从而也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大能人”。 赵仁伟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渑池县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十位感动三门峡人物候选 人”、“渑池县优秀共青团员”、“三门峡市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和“中国文明网身边好人——敬业奉献人物”。近日,赵仁伟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施丹丽,女,16 岁,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在河南省运会田径赛场上赤脚夺得万米冠军。 今年 9 25 日上午 9 35 分, 省运会田径赛场女子少年乙组 10000 决赛开赛。 当比赛进行到第 6 圈时, 代表洛阳参赛的施丹丽右脚的跑鞋被身后一名选手踩掉。 但她并没 有因此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奔跑。此时,距赛程的终点还有 19 圈、7000 多米。又跑过两 圈之后,施丹丽干脆甩掉了另外一只跑鞋,赤着双脚冲到了队伍的最前列。伴随着观众“加油!加油!”的呐喊声和掌声,施丹丽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比赛,并第一个冲过了终点。 队友和裁判冲上前抱住了她,当裁判员把施丹丽的脚托起来时,大家才看清楚, 她的两脚都是血泡,仅左脚就有六个,脚后跟最大的一个血泡如红枣般大小,脚趾上已经破了的血泡,正在流着血水。 当她一瘸一拐地走上最高领奖台时,全场观众起立为她鼓掌。第二天,施丹丽再 次出现在了 5000 决赛的起点,并取得了第 5 名的成绩。 “在如今这个孩子像掌上明珠般被家长宠爱的年代里,还有多少孩子有施丹丽这样的品质呢?祖国未来的花朵身上需要这种精神,中原崛起需要这种精神。”网友们在网上留 下这样的评价。

河南煤化集团 焦煤赵固矿区抗洪抢险集体 2010 8 月的暴雨,给辉县带来了 50 年一遇的灾难。8 18 日县防汛指挥部作 出决定——石门水库泄洪放水。即将收获的万亩庄稼、七八个村庄一万多农民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2010 年 8 18 23 40 分,赵固一矿接到辉县市防汛指挥部紧急电话。10 名 保卫人员立即驻勤堤防,昼夜观测水位。40 名保卫人员带着大轿车到东北流、西北流村劝说村民紧急撤离。洪峰到来前,2200 多名村民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赵固一矿 260 多名 员工经过 10 小时奋战,将石门河堤坝重新加固。巡逻队 5 分钟报告一次水位变化。 2010 年 8 19 日凌晨 1 20 分, 赵固二矿附近的武庄村北面的黄水河大堤出现 6 处决口。其中一处 8 多长,100 多斤的沙袋扔进去便无影无踪。综掘三队 17 名抢险队 员用菜刀把编织袋割成条状,扎在腰上,在水中组成人墙。决口在 5 40 分堵住。 19 2 08 分, 赵固二矿外西南泄洪围渠被冲开缺口,小罗召村 1000 多名村民危在旦夕。综掘一队 52 名抢险队员紧急驰援。3 55 分,两道 1 多宽、2 多高、10 余米长,2000 多袋沙石包筑成的堤坝合龙,险情排除。

沈战东,男,生前系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三级警司警衔,于 2010 年 1 30 日零时 30 分光荣牺牲,年仅 28 岁。沈战东从警 4 年来,参加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新疆维稳和上百 起各类突发事件处置任务。 在随郑州特警支队赴新疆维稳工作中,沈战东在乌鲁木齐一待就 是将近 4 个月。 当郑州特警支队领导无意中得知他因执行任务而推迟婚期时, 便督促他回家完婚。去年 11 20 日沈战东匆匆返郑结婚后,又找到支队领导再次请战。换防归队后的沈战东担任班长,除了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任务外,还替战友站岗执勤。 1 月 29 日,他结束巡逻勤务返回驻地后,又坚持坐岗值班。1 30 日零时许, 沈战东突然昏倒,30 分钟后,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医生的诊断证明显示:劳累过度, 猝死。当天是沈战东的生日,而刚步入 28 岁仅半个小时的他,便魂逝天山脚下。 2010 年 2 25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追授沈战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陈小莉,女, 28 岁,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今年 3 29 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接到焦作市一名消防队员的热线,一名欲跳楼的轻生男子欲见陈小莉,向其诉说自己的不幸。 陈小莉与两名记者赶到事发地。该男子手持尖刀,已与救援人员在楼顶对峙两个 多小时。 面对一个精神狂躁、 手持尖刀并喝了酒的人,陈小莉毫无畏惧地把手伸向对方, 说, “来,拉着姐姐的手。”经过 40 多分钟的劝解,陈小莉取得了该男子的信任,成功将其救下。事后经常有人问陈小莉,你当时真的不害怕吗?陈小莉说,我唯一害怕的就是救 不了他。陈小莉以自己的勇敢、机智和冷静挽救了一个生命,为记者树立了责任、爱心和敢 于担当的榜样。国内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陈小莉英勇救人的事迹。广大网友送给陈小莉“最勇敢女记者”的称号。 陈小莉先后于 2005 年、2006 年、2009 年荣获民生频道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 年荣获河南电视台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 年分别荣获河南省广电局三八红旗手和青年岗位 能手称号,2010 年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刘桂芳,女,43 岁,许昌县五女店镇人。1992年,刘桂芳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丧生,2008年10月6日,儿子阳 阳发生车祸,脑干出血,经过抢救,阳阳的命算是保住了,但却成了一个植物人。刘桂芳坚 定“儿子能好起来”的信念,用自己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成功帮助儿子重新站立了起来。为了防止阳阳生褥疮,她每天都要给阳阳擦洗身体,换洗垫在身下的浴巾,光擦洗用的毛巾就买 了100 多条。阳阳一天需要输液8到10瓶,时间长达 8个多小时。为防止跑水,她就用 双手抱住儿子的一只胳膊或者一只脚,一动不动,往往一抱就是几个小时。由于极度劳累,刘桂芳在 20 多天里多次晕倒。每天,刘桂芳都要趴在儿子的病床前,不停地呼唤着,并拿 出儿子使用的小灵通,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里面储存的同学的名字。两个月零27天,阳阳终于苏醒了。由于无法吃饭,阳阳严重营养不良。刘桂芳 买来核桃粉、香肠、虾、羊肉、香蕉、苹果等,打成糊状,用针管给儿子喂这些流质食物, 每天为儿子做康复按摩。这时的阳阳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失去了语言功能。刘桂芳利用口型,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一字一字地教儿子发音。等阳阳能站立时,刘桂芳又开始教 阳阳学走路。现在,阳阳不但能说话、行走,还能发手机短信了。

李志平,女,50 岁,国家心理咨询师、奥运火炬手,现担任郑州管城区文明市民爱心热线主任。 从事慈善公益事业 20 多年来, 她用奉献谱写生命乐章, 在平凡中创造着许多感动。 2004 年她创办了全国首家文明市民爱心热线,走进 4 万多个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为 3000 多名下岗职工找工作,开展近百次大型爱心救助活动,成为社会上 300 多名孤残孩子的爱心妈妈。 在她的爱心感召下,已有近万名志愿者加入她的爱心团队,奉献社会。 李志平走到哪里,就把爱播洒到哪里,曾入选“全国慈善爱心大使”、“全国杰出十佳母亲”、中国优秀志愿者、河南省“双 60人物、“河南十大爱心人物”,荣获“河南省优秀共 产党员”、“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拥军模范”、“河南省助残模范”、“郑州市文明 市民标兵”等称号。

孙建洲,男,37 岁,新乡市高村五金电料批发市场保安。从 1996 年第一次无偿献血到 2004 年的转献成份血,如今孙建洲先后无偿献血 111800 多毫升, 其总量相当于正常人血量的 22 倍之多, 是新乡无偿献血最多的市民。 2003 年,他自愿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愿意为白血病人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十余 年的献血历程,让孙建洲结识了许多参与无偿献血的朋友,他们彼此熟悉,志同道合,相互支持相互勉励。他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质朴理念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上升为无言的行动——2008 12 月成立了新乡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16 名全国无偿献 血金奖获得者自发组织在一起,开始了志愿宣传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之路。 他们 每逢周六、 周日都要结队到献血车上为广大无偿献血者义务宣传和服务。 在坚持自我献血的 同时,已经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