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办学特色与特色自觉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发布时间:2012-08-10浏览次数:440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办学特色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途径,没有高校办学特色多样化,就不可能真正出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样化,而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必然要求通过高校办学特色的多样化来体现。中国高等教育真正走向多样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不仅需要通过“特色评估”等外在助力,更需要高校自己形成“特色自觉”这样的内在动力。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然而,对办学特色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就哲学层面来讲,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如何看待“个性”与“共性”、“一元”与“多元”之间关系的问题。事物的特色,根源于其特殊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高校办学在重视“共性”发展的同时,不能不关注自身的“特殊性”,寻求“个性”的发展。就办学特色的载体而言,它可以被承载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上,包括治学方略、办学思想;也可以被承载于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科布局、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就表现形式来说,它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社会公众看到的多是学校的显性特色,如学科专业特色、校园建设特色、师资队伍特色等。但对于深谙教育的人士而言,他们更多的是看到学校的隐性特色,如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学校精神等。实际上,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显性特色与隐性特色的和谐统一。

  高校“办学特色”具有多种属性。一是独特性。办学特色首先表现为鲜明的个性,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特色。二是稳定性。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长期的稳定性,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并能得到社会公认。三是影响性。办学特色体现在办学实践的不同层面,对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四是发展性,即办学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远景,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不断丰富和持续发展。

  何谓特色自觉?我们认为,所谓特色自觉是指高校活动主体在保持高校共性品质的同时自觉培育、挖掘、提炼、维持和发展本校的特殊个性品质的表现和过程。特色自觉至少包含五层含义。一是对办学特色内涵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二是高校中包括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员工以及学生在内的活动主体对创建本校特色的内在意识和自觉实践行为。三是特色自觉并不意味着高校要主动放弃其共性,恰恰相反,它是以共性为基础的同时又不断地力图超越共性。四是特色自觉不是主观脱离高校的历史和现实的,而是自觉地从历史和现实的“境界”中去发现自己、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塑造未来。五是特色自觉既是对特色的一种“自觉意识”指向,也是对特色的一种“自觉意识”过程。

  “特色不是上面封的,不是专家定的,特色只能是你们(高校)自己搞出来的,从认识到行动自己搞出来的。特色必须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外在的不能代替你(高校)定特色。”潘懋元先生这段话所隐含的意思是:特色是靠高校特色自觉而形成的。大凡已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世界一流高校,无不具有较为浓厚的“特色自觉”氛围。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高校近在咫尺,都在波士顿,哈佛大学的医学院办得很出色,而麻省理工学院至今没有办医学院,但其医疗设备器械研制非常优秀;哈佛大学始终没有工学院,只是20065月才提出建立的报告,拟建的工学院也并不想和麻省理工学院去全面竞争,而仍准备设在文理学院内,是在基础学科基础上的工程学科。

  特色自觉是如何养成的呢?首先,高校要主动自觉地维护、审视、反省和珍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高校的创建总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讲,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积淀了一定的传统和经验。学校的历史和积淀下来的传统和经验就是办学特色养成的根和种子。脱离自身的传统和经验,也就丧失了养成特色自觉的源泉。善于主动地维护、审视、珍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才有可能养成特色自觉。具体而言,高校要自觉地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去了解本校的传统、历史和学校文化,使他们从中“读出”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和价值追求,并使之内化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其次,要善于以发展的观点来从传统与现实条件的创造性的结合中凝炼特色,展望未来。传统、现实与未来是三位一体的,在传统的传承、现实的变化同未来的发展之间需要有创新来连接。如果没有创新,传统就不能延续,现实也难以改变。只有不断创新,赋予传统和现实以特色,传统才获得生命,现实才可能生色,未来才有希望。因此,高校要营造不断创新的校园文化,包括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以“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孕育特色。

  第三,高校还应当特别关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社会外部环境。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的要求及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是迫使高等教育走大众化和多样化发展之路的根本原因,也是高校追求特色发展的根本原因。高校只有形成这样的自觉,才有可能在当前国际高等教育“争创一流”的语境下找到自己的特色定位,确定其发展的意义。

  最后,要自觉抵制和克服那种不顾实际、不加质疑,盲目“跟风”的现象。对他人的特色不加反思地仿效、复制,不但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反而会使自己原有的或潜在的特色丢掉了。即便捡了别人的“芝麻”,但却丢了自己的“西瓜”,这种“形似而神不似”、得不偿失的“特色”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