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发布时间:2012-02-20浏览次数:737

 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只有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责就是对人民负责。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事实证明,只有一心为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心为民,执政为民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常 

   首先要常系百姓之情,打倒官架子,端正为民的态度。河南内乡古县衙内有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莫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谓百姓可欺,自己原是百姓。” “原是百姓!振聋发聩,令人恍然觉悟。不论官做得多高,不论权力多大,最终都将回归百姓的身份。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新时期,当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官职越高,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诱惑越多,对百姓的敬畏之心就应该越强。当前,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即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权力就是责任的意识,公仆就是奉献的意识。领导和群众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领导干部为民排忧解难,并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也不是对百姓的恩赐,而是一种职责的约束,岗位的要求。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意味着牺牲和奉献。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彻底打倒官架子,常系百姓情,秉公用权,为民尽责,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其次要常思为官之责,不做官老爷,增强为民的意识。常思为官之责就是要常记面向群众,对人民负责的职责。当前有一些党员干部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作起了官老爷 还有一些干部的政绩观发生了偏差和扭曲,醉心于形象工程,追求显性政绩;诸此种种,都是忘记了为官之责,淡漠了为民意识的体现。常思为官之责,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当官?必须明确,当官的出发点只能是为了造福百姓、造福社会,而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贪图享乐。二是当什么样的官?当官就要保一方平安、兴一方经济、福一方百姓。而不是雁过拔毛、与民争利、祸国殃民,最终臭名昭著,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怎样当官?纵观古今,有的为官者深受群众爱戴,千百年后,虽死犹生;有的为官者遭受群众谩骂,位高权重,虽生犹死。实践证明,当官只有真心依靠群众,真正为了群众,真实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才能在实践中经得住群众的考验,才能真正取信于群众。 

     再次要常怀律己之心,克服“官本位”,强化为民的责任。为官失去了自律,就如行驶的汽车失去了刹车,其危险不言而喻。当前,在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严峻考验,过不了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克服不了“官本位”的思想,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失去了人生自由。常怀律己之心就是要用纪律法规的扫帚勤扫思想上的“灰尘”,清除思想上的“污垢”,始终保持一身清洁。郑培民说过:“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古人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不要以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可以放松自己。党员干部只有常怀律己之心,警钟长鸣,才能做到“灯红酒绿不迷眼,不义之财不伸手”,才能站在河边不湿鞋,永葆清廉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