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发布时间:2014-09-25浏览次数:252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实际情况的调查,揭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所在,并分析了当前中原经济区发展带来的就业新机会,从而引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要与区域经济建设相接轨,而这种改变,需要我们的毕业生改变陈旧的就业思路和就业观念,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善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更多机会、更大竞争力。

关键词:就业新思路;中原经济区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0 引言

本文主要调查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包括与社会发展、各类层次高校的扩招、农村城镇化等,也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些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揭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实质,和区域经济发展带给毕业生的机遇和挑战。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背景下,以及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情况下,本文提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接轨,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使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具备更大竞争力,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这些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成了众所周知的问题。据统计:2012年河南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8.50万人,普通中专毕业生近2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13年,河南省有高校毕业生51万人,还有近20万普通中专毕业生,加上往年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全省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将突破80万,就业压力很大。2014年全国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增加28万。这些数字,无一不在告诉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就业形势之严峻。而从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实际情况看,就业难仍是所有毕业生的大问题。

不少人把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归结为高校的扩招。实际上,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看:让更多的人享受高等教育,是国民素质提升的客观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教育的功能在于提高人口的质量,并不是增加人口的数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企业因素、劳动力结构问题、个人能力与求职心理的因素、教育机制的因素,以及人们对岗位需求观念有待转换的因素等。

比如“新型城镇化”问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前,由于户口、学历等因素限制,我国大量劳动力在农村。现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大量适龄青年走入大学校园,每年毕业生也大量增加,就业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摆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但近几年,与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招聘难的怪现象。据报道,201120122013年的春节前后,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山东、江苏、广东等地,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常年缺工的情况下,节后用工形势更加紧张,企业常年频繁招工但应者寥寥。据南方人才市场统计,2013年上半年在招聘会仅比去年减少4%的情况下,进场招聘的企业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降幅达15.8%;企业职位数53.8万个,同比下降9%;网络招聘新增及更新招聘的企业共20587家次,同比下降了21%;新增及更新的需求职位数降幅达17%。也就是说:招聘难与求职难并存;有的企业主感叹:工资涨了,福利好了,却依然招不到、留不住人。还有的企业主说:“虽然面试谈得很好,但真正坚持在基层工作的并不多”;“现在很多90后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父母也不愿意让孩子常年在外面跑,所以企业不怕招不到人,最怕留不住人”。

 招聘难与求职难并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交织存在,一方面是高端岗位人满为患,应届大学生对待遇的期望值一降再降,另一方面是低端岗位招不到人。很多心高气傲的应届毕业生在各招聘岗位前徘徊,却始终无法把握到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工作机会。实际上,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也就是面临众多的求职者,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2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思路分析

由于对社会发展状况的不了解,受传统思想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取向也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因素。部分毕业生的攀比心理造成他们认为高职毕业生也是大学生,把自己等同于普通高校的学历定位,完全忽略了自己职业技能的特点。一些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注重工资的高低、人脉是否广泛、视野是否开阔、待遇是否优厚、晋升渠道是否畅通等因素,导致找工作时挑肥拣瘦。目前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只有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才算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小企业和私人企业去就业,不愿意从事专业技能工作,认为专业技能工作环境差、成才周期长、太苦太累,使得中、低端劳动岗位人员缺失。很多毕业生缺乏自主择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不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敢迈出创业步伐。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而不是从事高付出的工作。但就业岗位不可能仅限于高端、高薪酬行业,就业选择的理想化与岗位要求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结果往往是有热情,无方向,在社会碰壁后便会选择转岗、逃避。

3 根据现状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选材难”,这种供需矛盾突出也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这也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就业难?从本质上看,并不完全是供给大于需求,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从现实的就业市场看,有些专业热门、有些专业无人问津,就是直接的折射。学校的专业设置动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适应市场需要,毕业生就成为宠儿。

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上说,培养目标和方案本应当符合当前市场需求,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的。但实际情况并不能完全如愿。如今,职业随着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企业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2―4倍,三年前还是热门专业,三年后就可能变成滞销专业。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只考虑到眼前市场的需要,缺乏长远考虑,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贪多求全,纷纷上马热门专业,不久后才发现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已经困难,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不久前,九三学社的一份调查也表明:造成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高校办学趋同,专业、人才规格趋同,缺乏办学特色,人才产出与企业人才需求有差距。而一个专业的建立,如果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节奏,势必造成就业渠道一方面的拥塞,一方面的空置。

再者就是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西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才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教育的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4 高职特色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机制的转变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看,虽然多数专业的培养高调提出专业特色建设,但往往还是流于形式,特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特色并不“特色”。高职院校的培养,不但要重在人才技能、总体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个性、特长的培养。全程性的、系统化的教育只能在基本素养的培养阶段发挥其作用,而职业技能培养的一刀切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爱好和欲望是激发个人潜质的最好催化剂。很多学生在学习阶段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方向,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拿学分和毕业证,至于为什么要学习那些课程,这些课程的社会应用,完全不清楚,所以学习的动力和欲望不足,找不到切入点。毕业生在就业前夕,多数人表现的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会干什么。有些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都有学生学习期间能力培养的盲目性和后期工作期间能力无法定位有关。

高级人才毕竟是少数人经过艰苦努力才形成的,没有特别的追求和努力,没有长期的积累,也就不会有超出常人的机会。而高等待遇也不是谁都能拥有,只有按自身能力定位,才能快速提升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高职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问题,依然要提到议事日程上,而且要从根本上找到教学机制的适应点。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职业教育的改革更要指导思想明确,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增加教育投入、改革管理体制,使特色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

5 区域域经济的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思路的转变分析 

学生择业的时候,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这就限制了本地大学生外地就业、大城市就业的部分机会。从近年情况看,许多大中型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依托地方人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在内陆城市纷纷建立分厂、分公司,已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环顾世界经济,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总数的99.5%以上是中小企业,全部劳动力的65%―80%在中小企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扶持中小企业。优化创业环境,发展中小企业,这是扩大就业的治本之策。就业方面,政府正在着手想办法,增加就业岗位。这无疑增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

6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高职院校创新培养模式的建设

 20101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首次被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务院颁布《指导意见》中指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显著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从发展形势上看,中原经济区建设必将推动河南教育事业实现的发展,也为河南高职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河南是人口和劳务输出大省,但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技能型人才不足矛盾突出。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预测仅郑州市技能人才缺口达20万人左右,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总量需求为15万人,远不能满足作为省会城市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需求。同时,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中并没有强调要和当地企、事业的发展状况相联系,毕业生就业没有突出个人角色定位,结果是教育还脱离实际,满足不了当地社会的需求,导致人才外流,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可用。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认识不到位,还有课程体系的改革滞后的问题。因此,当前时期,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将大批量的普通劳动者成功转型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服务。为完成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可以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如何建立适应当前地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重要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来讲就是要改革旧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机制,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性、创新性人才。我们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是考虑国情,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才新要求,人才的培养不定位在为生产服务、为实践服务,学不致用将学而无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提出:1、高职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安排课程、组织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市场的需要,减少一些纯理论性的课程和专业,增加一些实践性、实验性的专业课程,达到使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无缝对接。2、鼓励学生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首先学生要把专业课程学好,如果在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上有精力和时间,估计将来个人就业方向有转变,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就应该及时学习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科目,力争成为就业过程中有竞争力的人。3、在教学中倡导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重点转移到实践运用及技能培养上。4、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离不开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接受新知识、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站的高,看得远,这是教师要具备的前瞻性知识能力。5、要将学生放置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带来的能力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动力和激情。

7 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在实施具体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把学校的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吸取先进教育理念,根据行业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解决自身的问题,完善自身的体制,提出切实可行、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唯此,才能使学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之中;才能使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才能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强、可塑性强、有长远发展前途的高职人才;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昭琼.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资讯,2011(21)73-74.

[2]陈解放.从产学研结合的类型和特征看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定位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4(08)102-104.

[3]张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8)6-8

[4]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3,(7): 53-56

[5]史士本.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1,(6):3-5

[6]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1,(10):43-44

[7顾学雍.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83-84